2025年10月13日,著名期刊《Drug Resistance Updates》在线发表了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孙建伟教授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蒋德伟研究员及暨南大学石智教授撰写的综述论文“The Role of Tumor Microenvironment and Signaling Pathways in Regulating Breast Cancer Stem Cells: Implications for Therapy Resistance and Tumor Recurrence”。
乳腺癌干细胞(BCSCs)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能力,是肿瘤发生、进展和复发的关键因素,也是临床治疗的重要障碍。该论文围绕近年来BCSCs的研究进展,重点综述了BCSCs在肿瘤复发、转移和耐药中的核心作用,并深入分析了信号通路与肿瘤微环境(TME)之间的协同调控机制。BCSCs通过Notch、PI3K/AKT/mTOR、JAK/STAT3等信号通路,维持其干性,并促进肿瘤细胞的侵袭性和生存能力。同时,肿瘤微环境中的低氧、细胞因子、癌相关成纤维细胞及免疫细胞等因素,协同作用支持肿瘤干细胞的存活、转化及免疫逃逸,从而促进肿瘤的生长、转移及耐药性。综述还总结了BCSCs的主要标志物,如CD44、CD133等,并介绍了上皮-间质转化、自噬、铁死亡及外泌体介导的耐药机制及相互作用。在治疗层面,靶向干细胞标志物、关键信号通路和肿瘤免疫微环境能够有效抑制BCSCs,例如PI3K/mTOR通路抑制剂、γ-分泌酶抑制剂和二甲双胍等药物在实验及临床研究中展现了逆转耐药和抑制干性的潜力,为乳腺癌的精准治疗和复发预防提供了新思路。

综上,论文从多个维度总结了BCSCs的生物学特征及其调控机制,为理解乳腺癌的发生与转移,开发新型抗耐药和抗复发治疗策略提供了重要参考。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张宏博为论文第一作者,云南大学孙月博士及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刘睿博士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云南大学生科院博士后Hayam Hamdy共同参与本项工作。
本研究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0YFA08032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273460, 82173014, 82272996)、云南省科技厅基础研究项目(202401AS070133, 202101AY070001-292)、云南省重大研究计划生物医药专项(202302AA310046)、云南省“兴滇人才”计划等经费资助。
温馨提示:孙建伟实验室聚焦肿瘤发生与转移方面的机制研究。实验室自2019年在云南大学成立以来,相关研究成果以通讯作者身份发表于 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Cancer Biology and Medicine、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Drug resistance updates、Trends in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 、FEBS Journal、Acta 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Sinica等学术期刊,已培养18人次的研究生获得国家奖学金、云南省政府奖学金。课题组长期诚聘博士后,并欢迎与医疗机构等开展联合培养合作,有意者敬请通过邮箱:jwsun@ynu.edu.cn联系。
课题组网站:http://www.ynusky.ynu.edu.cn/info/1054/1705.htm
原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368764625001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