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陶勇 博士生导师
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
Email:taoyong.ac@gmail.com
个人简介:
陶勇,博士,研究员。长期从事表观遗传调控与细胞命运决定研究,致力于探索衰老的分子机制并推动临床转化。主要研究经历与成果:1)阐明了DNA甲基化在维持细胞特性中的关键作用,揭示了表观遗传改变与细胞命运转换的分子联系;2)发现结肠衰老相关表观遗传改变可促进结肠肿瘤发生,为理解衰老与结肠癌的关系提供了新视角;3)开发了基于病毒样颗粒(VLP)的新一代表观基因组编辑平台,相比传统递送系统效率更高,目的是实现组织特异性的精准表观遗传调控;4)建立了人类肠道衰老类器官库,致力于解析结肠衰老的分子机制,包括表观遗传重编程、代谢转换和细胞命运改变等关键过程,正在开发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的转化工具。
招生专业:
细胞生物学硕士
生物信息学硕士
研究方向:表观遗传与细胞命运;肠道衰老生物学;精准表观基因组编辑;临床转化医学
我们实验室以表观遗传调控为核心,系统研究细胞命运决定在衰老和疾病发生中的作用。通过整合多层次研究策略——从分子机制解析到类器官建模,从单细胞组学到群体队列研究,从基因编辑技术开发到生物标志物验证——我们致力于阐明结肠衰老的分子基础、识别关键调控节点、开发精准干预技术。特别关注衰老的异质性和可逆性,探索将衰老从被动接受的自然过程转变为可评估、可预测、可干预的医学靶标。我们与临床单位深度合作,推动研究成果向实际应用转化,为肠道健康管理和疾病预防提供新策略。具体如下:
1. 结肠衰老的分子机制与异质性
· 衰老过程中的表观遗传重编程机制
· 细胞命运转换的关键调控节点识别
· 衰老异质性的分子基础与分型策略
· 单细胞水平的衰老轨迹解析
2. 表观遗传调控与细胞命运决定
· 表观遗传时钟与衰老状态评估
· 可逆与不可逆衰老的表观遗传边界
· 细胞命运重编程的干预靶点
3. 创新技术平台开发
· 病毒样颗粒(VLP)高效递送系统
· 人类肠道类器官衰老建模平台
· 组织特异性表观基因组编辑技术
· 单细胞多组学整合分析方法
4. 生物标志物与临床转化
· 衰老分子标志物的系统鉴定与验证
· 基于活检样本的快速检测方法
· 风险分层与预后评估模型构建
· 从筛查到干预的临床应用路径
5. 精准干预策略开发
· 靶向关键调控节点的干预方案
· 表观遗传药物的开发与优化
· 预防-治疗一体化的健康管理模式